加载中 ...
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市值蒸发1260亿高管争相减持 “猪老大”温氏股份为何掉队了

2020-10-13 14:26:14 来源:广东财经网

  来源:投资者网

  国内生猪养殖及销售龙头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温氏股份”,300498.SZ )今年的发展后劲稍显不足。

  10月9日晚间,温氏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亿元—84亿元,同比增长33.11%-38.04%;预计2020年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9.47亿元—42.47亿元,同比下降9.69%-16.07%。

  几乎同时,行业老二牧原股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牧原股份”)也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亿元-212亿元,同比增长13.93倍-14.29倍。

  如此豪横的预增速让温氏股份不禁汗颜。另外,在“猪周期”拐点还未到来时,各家龙头猪企都在发力养猪,但在生猪出栏量上,一向走在前列的温氏股份被对手们迎头赶上,单是9月份的出栏量,已被对手锤成老四。

  同时,整体而言,近两年来,温氏股份股价也处于震荡下行状态。

  净利增速大幅落后对手

  2020年半年报显示,温氏股份实现营收359.57亿元,同比增长18.20%;实现归母净利润41.53亿元,同比增长200.33%。单看净利润增速这一指标,双倍的增速非常亮眼,只可惜这一好势头并没有持续到第三季度。

市值蒸发1260亿高管争相减持 “猪老大”温氏股份为何掉队了

来源:温氏股份公告

  公告称,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养猪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养禽业务业绩同比下降,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33.11%-38.04%。

  对此,公司称,受活禽市场供给过剩、新冠肺炎疫情及餐饮消费恢复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活禽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公司进一步解释,自7月份以来,受消费需求回暖影响,活禽价格止跌回升,但尚未达到上年同期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毛鸡、毛鸭售价同比分别下降22.96%、31.47%。

  一边是养猪赚钱,一边是养鸡赔钱。一边是2018年3月以来的由非洲猪瘟带来的猪肉价格上涨,一边是2019年的肉鸡高利润带来的养殖规模过剩,2个不同的“周期”使温氏股份陷入利润增速尴尬。

  其实,单看温氏股份的业绩增长数据,还算不错。但与国内另一养猪龙头牧原股份相比,差距立马可见。

市值蒸发1260亿高管争相减持 “猪老大”温氏股份为何掉队了

来源:牧原股份公告

  10月9日晚,牧原股份也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212亿元,同比增长13.93-14.29倍。

  仅第三季度,牧原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达到100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长548.25%至580.66%。数据一出,牧原股份被媒体戏称:一天净赚1亿,堪称“猪中茅台”。

  如何录得如此佳绩?牧原股份公告称,在“超级猪周期”红利下,牧原股份紧抓猪肉价格上涨周期,业绩增长很快。数据显示,2019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02.21亿元、61.14亿元,同比增长51.04%、1075.37%,可谓非常豪横。

  单看净利润,从2019年全年的61.14亿元,到第三季度约100亿元,再到2020年前三季度约207亿元,牧原股份堪称猪界“利润王”,当然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2020年确实是养猪企业的暴利之年。

  生猪出栏量降至行业第四

  判断一家畜牧养殖企业的价值,不能不关注出栏量这一指标。

  作为曾经生猪出栏量全国第一的大户,2018年温氏股份一口气卖出2229.7万头商品肉猪,是牧原股份的两倍。2019年,温氏股份仍然领先后者,其生猪出栏量达1851.66万头,牧原股份则为1025.33万头。但进入2020年,这一情形发生了变化。

  眼下,五大养猪企业2020年9月份的生猪出栏数据都已出炉:牧原股份出栏165万头,收入57.54亿元;正邦科技出栏121.6万头,收入49.96亿元;新希望出栏99.4万头,收入33.3亿元;温氏股份出栏74万头,收入30.7亿元;天邦股份出栏41.6万头,收入11.22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统计温氏股份的口径为毛猪和鲜品,其它4家公司则包括肥猪、仔猪和种猪。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9月份,行业龙头温氏股份的出栏量先后被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超越,从大哥地位滑落到了第四名。

市值蒸发1260亿高管争相减持 “猪老大”温氏股份为何掉队了

来源:公开资料

  从2020年前9个月的累计出栏量看,牧原股份以出栏1181.2万头排第一,同比增49.8%;温氏股份出栏706.5万头,同比增-54.5%;正邦科技出栏592.47万头,同比增31.77%;新希望出栏433.76万头,同比增83.11%;天邦科技出栏202.53万头,同比增-0.08%。

  可以看出,除被牧原股份超过变成老二外,5家企业中,温氏股份的生猪出栏量降幅最大,近乎腰斩;而出栏量上升最快的是新希望,其次是牧原股份。

  面对“猪周期”红利,各大养猪企业采取积极进攻模式,纷纷砸百亿资金扩大养殖规模,而温氏股份则处于攻防状态,导致落人一步。对此,温氏股份销售简报干脆称“公司前一阶段总体投苗减少、降低饲养密度及加大种猪选留所致。”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温氏股份有养猪和养鸡2块主业务,养猪周期比较长,养鸡周期比较短,今年生猪出栏量比较少,不排除在品类的占比上做调整。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与温氏股份的“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有关。疫情背景下,农户代养殖的效率降低,养殖成本较高弊端显现;而其它同类企业采用自繁自养模式,且大多专注于二师兄生意,可最大程度享受“猪周期”红利。

  生猪出栏量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营收及规模增速,甚至影响其行业地位。10月6日,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本轮猪周期自2018年6月开始,目前时长为28个月,为“上行期”;预计2020年四季度开始步入“下行期”。温氏股份的最新公告也显示,9月份其肉猪销售均价环比下降7.11%,肉鸡销售价格环比变动4.95%。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明后年猪肉价格仍维持高位,大举进攻的新希望和正邦科技将与牧原股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行业格局将生变;一旦当前至明年年中,猪肉价格下跌,成本最低的牧原股份将因此受益。而眼下猪价下跌同时,鸡肉价格上涨,这对温氏股份来说堪称利好,其行业地位可以说暂且保住了。

  市值较高点蒸发1260亿

  成立于1983年的温氏股份总部位于广东省云浮市,其前身可追溯到改革开放时的簕竹鸡场,创始人温北英及其子温鹏程等更开创了“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成为助力企业开疆拓土的利器。

  经过多年的规模化扩张,温氏股份逐渐向国内最大规模养殖集团迈进。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拥有386家控股公司,5.11万户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总资产656.84亿元。

  2015年11月,温氏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当天成为创业板市值最大公司,也是A股市场中体量最大的农业类上市公司,但就是这样一家行业龙头,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上却表现欠佳。

市值蒸发1260亿高管争相减持 “猪老大”温氏股份为何掉队了

  数据显示,从上市以来,公司股价一直在走低,在2017、2018年到达低点后,逐渐攀升,后在2019年7、8月份到达高点后,又一直下跌到现在,可以说之前一轮猪周期的上涨快被跌回原形了。

  截至2020年10月12日收盘,温氏股份报20.41元/股,总市值为1301亿元,对比上市当天到达的最高点40.24元/股对应的2564亿元市值,市值蒸发高达1260亿元,近乎腰斩。

  而行业老二牧原股份,无论在股价还是市值上都大大领先温氏股份。截至10月12日收盘,牧原股份报75.83元/股,总市值为2842亿元。

  尽管受近期猪肉价格下调影响,牧原股份市值也在缩水,但总体来看,2家企业股价及市值差距仍较大,营收和净利润领先的温氏股份,其市值竟然不及牧原股份的一半。

  对此,朱丹蓬认为,一是南方企业与北方企业在畜禽养殖上有差异,无论是人工、管理费用还是其它方面,南方都要比北方高; 二是温氏股份还有肉鸡、肉鸭等其它业务,还开拓了屠宰加工及鲜品等多元化布局,这对温氏整体运营是有影响的。

市值蒸发1260亿高管争相减持 “猪老大”温氏股份为何掉队了

来源:公开资料

  有业内人士从成长性角度分析认为,温氏股份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八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33%和14.48%,此数据高于新希望的1.76%和8.42%,低于牧原股份的43.4%和42.61%,从这一角度来看,温氏股份只是养猪行业的一家中介。

  在股价处于低位时,温氏股份迎来了大量减持操作。Wind 2019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温氏股份是300家减持企业中减持规模最高的企业,期间董高监减持操作多达73次,减持金额达8.7793亿元,减持涉及董事、监事、高管以及他们的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等,到了下半年减持次数也近20余次。

  资料显示,温氏股份股权分散,没有任何单一股东持股超过5%,这不仅影响决策效率,也使企业凝聚力一般,这在公司股价低迷时,容易导致抛售不断。眼下,对于很多股东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一直被周期阴影笼罩的股价何时能触底反弹?对此,朱丹蓬认为,多元化的效益,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凸显。到时,可能会有变化。

“广东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1098101642@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 【民政部回应何时恢复婚姻登记】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二级巡视员杨宗涛表示,婚姻登记场所是人群聚集场所,部分地区暂停婚姻登记工作是对人民群众安全负责。未停止登记的地方推广用电话、网络、qq群预约登记,控制登记人数,分批分段登记,减少人员聚集和在登记机关停留时间。已停止婚姻登记地方将根据当地疫情控制情况逐渐恢复。

    15:54
  • 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欧洲央行还没有达到逆转利率。宽松政策的副作用更明显了。

    15:54
  • 财经网站Forexlive分析师Justin Low评瑞士1月CPI月率:尽管通胀年率保持稳定,但核心通胀率有所下降,这一点令人更加担忧。这只是进一步巩固了瑞士央行维持现有货币政策不变,并可能在未来寻求更多宽松措施的观点。

    15:54
  • 【武汉两大批发市场商户开业率超过80%】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朱小良10日称,目前武汉生活必需品供应基本正常,除冷鲜肉、鲜叶菜等少数品种存在结构性短缺外,大部分重要生活物资供应充足,未发生明显抢购或脱销断档情况。当地白沙洲和四季美两大批发市场正常营业,商户开业率超过80%,日交易量上升至3000吨以上。(国是直通车)

    15:53
  • 【日本2019年经常项目顺差增长4.4%】日本财务省10日发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报告显示,主要受外国人入境游消费扩大影响,2019年日本经常项目顺差增长4.4%。报告显示,2019年日本经常项目顺差为20.06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9.8日元)。其中,商品贸易方面,由于液化天然气价格下跌等因素,进口下降5.6%至75.56万亿日元;由于汽车部件及钢铁等产品出口减少,出口下降6.3%至76.12万亿日元。货物贸易顺差减少53.8%,为5536亿日元。(新华社)

    15:53
  • 欧元兑美元EUR/USD短线波动不大,现报1.0952。

    15:53
  • 瑞士1月CPI年率:0.2%,前值:0.2%,预期:0.1%;瑞士1月CPI月率:-0.2%,前值:0%,预期:-0.2%。

    15:52
  • 英镑兑美元GBP/USD短线走低13点,现报1.2890。

    15:52
  • 【宁德时代“供电”国产特斯拉 有望拉低售价20%】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率提升和产能爬坡,未来特斯拉国产车型的价格下探空间还是很大的。”他预计今年下半年,国产Model 3车型的售价就有望降至25万元,降幅接近20%。(新京报)

    15:51
  • 【内蒙古:对不裁员或少裁员企业返还上年度50%失业保险费】据内蒙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消息,疫情期间,内蒙古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面临暂时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返还标准提高到上年度6个月企业及其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

    15:51
  • 【商务部:2019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4152.9亿元 同比增长2.8%】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2019年,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政策的激励下,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向上态势,逆差明显下降,结构显著优化,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步显现。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4152.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总额19564.0亿元,同比增长8.9%;进口总额34588.9亿元,同比减少0.4%。(第一财经)

    15:51
  • 【振华股份:疫情导致下游客户开工推迟 产品库存上升】振华化学公告,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稳定,所有产能均正常开工,原材料采购能基本满足生产需要,由于疫情导致下游客户开工推迟,公司出货量减少,产品库存有所上升。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疫情及市场变化,适度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尽可能保持生产经营的稳定。

    15:50
  • 环旭电子2月10日晚间公告,公司2020年1月合并营业收入为23.2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合并营业收入减少27.83%,较2019年12月合并营业收入环比减少37.23%。

    15:49
  • 精测电子:与京东方集团签订了多份销售合同,合同累计金额达到6.96亿元。

    17:12
  • 华夏银行:银保监会同意本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绿色信贷。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