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年内唯一正收益的医药基金 居然是……
2022-08-08 15:44:47 来源:广东财经网
要说最尴尬的,不是下跌,而是大家在反弹,而你却在跌,大家都在跌,而你跌得更多。
看着手上的医药基金亏了20个点,而别人的新能源基金涨了10、20个点、半导体基金一天涨5个点,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今年来,市场经历了4个月的下跌,在4月27日触底反弹,直至7月份,又开启了回调模式。
而如果我们看中证医疗指数,会发现,和市场的走势并不同步,直至5月才开启反弹,7月以来回调幅度也比指数大。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区间:2022/1/1~2022/8/5,不作投资推荐)
好在这两天走出了连续的反弹趋势,回了点血,但总体来看,可谓一波三折。
看了眼年内医药基金的收益,你可能想不到,只有一只是正收益,还是去年年底刚刚成立,在今年下跌期间建仓才逃过了大幅回撤。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2/8/5,不作投资推荐)
一些年内跌幅小于10%的基金也都是一些陌生的名字。
我们熟悉的基金经理年内亏损都比较大,但也不能说差,毕竟中证医疗指数年内跌幅也超过了20%。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控制住回撤甚至获取正收益的基金经理都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都知道,医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包含了很多细分领域。
从申万行业来看,一级行业医药生物又可以分为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制药、中药和医药商业这6个申万二级行业。

CRO赛道就隶属于医疗服务行业。
医药行业也不仅仅有我们熟悉的消费场景,还和科技沾点边,毕竟各种生物制品、疫苗、医疗器械,创新药等,都离不开强大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而我们熟悉的基金经理投资的方向大多为CXO、医疗器械、创新药行业,特别一点的,会投资中药。
从申万二级行业走势明显能看出,近1年,中药行业表现突出,但是因为从高点回落,年内回撤都不小。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区间:2021/8/5~2022/8/5,不作投资推荐)
其实像我们前面表格里年内收益居前的基金,首先规模都比较小,调仓会更加灵活,其次投资的行业、个股会比较分散、不抱团。
比如融通基金的万民远,前十大重仓股基本都是些小盘股,包括CXO、药店和医疗器械三个赛道。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基金二季报,持仓截至2022/6/30,个股二季度以来涨幅统计截至2022/8/5,不作投资推荐)
投资医药,专业背景也很重要,万民远是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博士,有11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在二季报中,他也把自己的投资策略说得很清楚:
“投资风格上坚持守正出奇,逆向投资,人多的地方不去”,“注重个股的估值安全边际,通过集中个股、分散细分领域,同时放弃估值泡沫的收益来控制组合的回撤风险”。
也有的是因为押中了单只个股,比如中银证券的白冰洋,一季度重仓的以岭药业和华润三九这两只中药股贡献了较大的涨幅。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基金二季报,持仓截至2022/6/30,个股二季度以来涨幅统计截至2022/8/5,不作投资推荐)
并且在今年一季度降低了股票仓位也是致胜的关键。
不过二季度选择了和医药无关的能源股作为第一大重仓股让人有点看不懂。
而且白冰洋是在去年管理这只基金的,该基金更换基金经理的频率比较高,未来业绩的持续性还有待考量。
建信基金马牧青除了在今年建仓躲开了下跌,回撤较小,还因为在二季度持有华东医药以及医美股爱美客、中药股同仁堂等,取得了年内正收益。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基金二季报,持仓截至2022/6/30,个股二季度以来涨幅统计截至2022/8/5,不作投资推荐)
再看看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基本都是较大仓位押注在CXO和创新药行业,持股比较集中,并且都是些较大市值个股,当然,这也和基金规模大有关。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基金二季报,持仓截至2022/6/30,年内涨幅统计截至2022/8/5,不作投资推荐)
这两年,医药行业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大家的抱怨也不少。
到底是为啥呢?主要有四个原因:
1、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影响。
相信大家听到最多的原因就是集采,确实,医药受到政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集采会加重医保的负担也会降低企业的利润。
2、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有不少疫苗、医疗器械等企业受疫情影响,出现较大涨幅,业绩增速明显,而随着疫情得到缓解,投资的热情也出现了降温。
3、部分赛道估值过高
虽然现在医药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不少细分赛道和个股的估值还是比较高。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2/8/5,不作投资推荐)
比如CRO领域就有些公司估值就挺高的,美迪西、拓新药业等市盈率都在100以上。
这也和过去几年过高的涨幅有关,都说医药是牛股辈出的行业,但是如果公司业绩增速不能和股价涨幅相匹配,就会出现下跌。
4、资金转向新能源
随着新能源的景气度不断提升,资金也开始蜂拥而入,风格的转向也让医药、白酒这些前几年表现好的行业逐渐遭到抛弃。
就拿公募基金持有医药的占比来看,二季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非医药基金持仓占比已经回到了13年前的历史低位。

(图片来源:华安证券研究所,统计截至2022/6/30,不作投资推荐)
这其实是个好消息,因为未来加仓的空间就会非常大。
从更长远的角度想,在人口老龄化以及消费水平不断变高的背景下,需求导向的医药行业依然具备长坡厚雪的特征。
从历史上来看,中证医疗指数2005年以来出现过4次较大幅度的回撤,但是最终都创出了新高,只是修复时间比较长,大概在3-5年。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区间:2005/1/1~2022/8/5,不作投资推荐)
对于行业主题基金高波动的特征,我们需要知道并且匹配自己的风险偏好。
在选择医药基金方面,也要特别注意基金规模、历史业绩、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等。不要盲目追逐高收益而忽视风险和回撤。
下面是通过年内以及近3年每年跑赢中证医疗指数并且近3年没有更换过基金经理,且规模小于100亿选出的部分医药基金。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2/8/5,不作投资推荐)
在投资的过程中,最好也不要重仓单只基金,控制好仓位,在资金充足、长期投资的预期下,可以选择定投。
我们选择了一只2014年成立的基金,假设在2015年6月高点买入进行回测,可以看到定投是比一次性投资收益要高的,这也和行业基金波动大的特征有关。
![]() |
![]() |
(定投回测方法:假设在2015年6月11日买入该基金,并且在每月1日进行定投,定投金额为每期1000元,期间选择红利再投,定投截至时间为2022/8/5.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22/8/5,不作投资推荐,回测数据不代表历史实际收益,过去表现不预示未来收益)
总之,投资的过程往往是痛苦的,但未来是美好的。行情往往是在绝望中产生的,机会也往往存在于恐慌之中。觉得难熬的时候,不妨向前看,黑夜过后,终将是黎明。
大家的医药基金还有多少回本?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广东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1098101642@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