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都是按什么标准缴费的?
2020-11-04 09:58:07 来源:广东财经网
我们都知道,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待遇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但是,2014年10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将养老保险基金作为退休缴费来源。但是,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将保持不变。那么,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如何设计的呢?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由国务院统一推动实施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国家统一规定为20%,有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大部分都是财政拨款)。
个人缴费比例是8%,全部进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用于未来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
除此之外,国家还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年金。职业年金的缴费比例是个人缴纳缴费基数的4%,用人单位负担8%,统一划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如果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可以实时记账,但职工退休或者转移职业年金拨款做实。相应记账要按照省级部门统一规定的记账利率,计算记账利息。
未来职业年金收入将能够占到公务员退休收入的20~30%。
缴费基数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的呢?这一点国家也有规定,毕竟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国家是统一的。
机关单位和参公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实际上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西藏特特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实际上是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像住房补贴这样的改革性补贴,一般会继续由用人单位发放,而不会纳入缴费基数。
其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表都是全国统一的,一些艰苦偏远地区补贴也是国家统一,但是绩效工资等待遇是因地不同的。
即使是这样,各种待遇相加后的缴费基数,一般也会超过当地的社会平均缴费工资。级别越高,缴费基数越高。
养老保险待遇
我们的养老保险待遇,跟缴费基数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基础养老金是跟缴费指数有关。缴费指数是跟当年的缴费基数与当年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比值确定的,最终取平均值。
因此基础养老金实际上,等于一定百分比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就是个人缴纳的钱数,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是一个过渡性政策,从2014年10月往前的工作年限计算。随着时间推移,时间将越来越短,人员也越来越少。
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一样,当然也可以用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不过说实话,商业养老保险利率一般不如职业年金高,所以不要考虑。
所以,机关事业单位的保险是非常规范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家率先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保险收缴划归税务部门的原因。随着企业养老保险缴费越来越规范,未来会越变越好,企业的待遇也会越来越高。·
“广东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1098101642@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